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

年轮原唱之争:何以让双赢滑向双输 创作与表演之辩

2025-07-26 22:58200绿达之家网互联网

一首诞生了十年的歌曲《年轮》,近日因其原唱争议再次引发大量关注。争执源自网红旺仔小乔宣称,《年轮》原唱只有张碧晨。随后,汪苏泷方宣布收回所有商演授权,张碧晨工作室也声明张碧晨是唯一原唱,依法享有永久演唱的权利,但出于尊重与自我选择,今后将不再演唱。

年轮原唱之争:何以让双赢滑向双输

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“原唱”的定义。2015年6月15日,张碧晨版《年轮》作为电视剧《花千骨》插曲率先面世。同年6月30日,汪苏泷版发布。因此,许多张碧晨的支持者认为从时间先后来看,字面意义上的“原唱”应属于她。然而,在法律上,“原唱”这个概念并不明确,表演者的权利根本来源是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,而原始权利人则是词曲作者汪苏泷。

无论“原唱”是谁,著作权人都拥有较强的地位,仅以法律上的著作权就能掐断授权,限制其他演唱者。其实,这件事本质上是创作和表演之间的争端。在这首歌曲的传播、商业变现乃至名誉归属过程中,双方产生了积怨和分歧。

一首爆款歌曲首先要归功于创作者的功力。正因为汪苏泷写下了这首歌曲,才有了后面的故事。但表演者同样不可或缺。张碧晨演唱的版本在一家音乐平台的收藏量为1400万+,远超汪苏泷的近500万。可以说,如果没有表演者的演绎,这首歌能达到何种热度也很难说。

这一切到底归功于“写得好”还是“唱得好”,无法精确量化。原本“合则双美”的佳话,随着争斗日趋激烈,最终分崩离析。这件事对行业有某种教育意义,娱乐产业是一个有着上下游合作、细致分工、关联众多利益群体的庞大体系。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决定性的分量,只要合作破裂,都可能导致整个作品崩塌。

在《年轮》之争中,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起初就存在模糊之处。比如张碧晨工作室提到,从未被告知该歌曲在同时期有其他艺人再版,也并未在合同签署中有过关于约定多版演唱者的描述。这说明当时各方可能都没料到今天的争端,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处理得不够明确。

希望这不只是艺人间的意气之争,而是能真正帮助行业明确规则。作品各环节的利益分配及对作品归属的解释定义,都需要进一步明晰,并写进合同条款,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纷争。
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