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降压药络活喜的价格上涨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我家楼下的药店上个月还卖78元28片,这周直接涨到了160元。网上的价格也从60多元涨到了90多元。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,这种涨价是原研药的困境还是市场的新套路?

实际上,络活喜的涨价早有迹象。去年就有患者发现,同样成分的国产药仅售4元一盒,而络活喜则一直维持在20多元。辉瑞公司研发络活喜花了10年时间,临床试验投入了数十亿资金。就像苹果手机和山寨机的区别,原研药杂质更少、工艺更成熟,但价格也更高。河北的张大爷表示,吃惯了络活喜,换国产药总担心血压控制不住。

集采政策也让药企找到了新的策略。国家推行带量采购旨在降低药价,但像络活喜这样的原研药并不参与。有些患者换药后血压波动明显,最终还是选择咬牙购买原研药。目前全国29个省份都在严查挂网药价,但有些企业通过更换包装继续涨价。
零售端也在利用心理战。现在药店把原研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,店员推荐时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。有患者反映,店员说国产药伤肝伤肾,吓得他们赶紧续购半年的量。这种手法与保健品推销类似。
然而,药价上涨不能全怪企业。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全国药品价格指数比去年下降了8.2%,但像络活喜这类特殊药品确实存在市场失灵。宁夏医保局查处的案例显示,某些中成药换个剂型价格翻三倍,操作手法与络活喜涨价相似。
买药时不能只看价格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原研药的稳定性和工艺确实更可靠。但如果追求实惠,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药也是不错的选择。关键是要认准“国药准字”,不要被花哨的包装所迷惑。健康这件事真的不能省。